方俊
方俊1923年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,1926年肄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。曾在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、地质调查所工作。1937~1938年在德国耶那地震研究所进修重力测量学。回国后历任地质调查所技正,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,地球研究所研究员,大地测量室主任,同济大学测量制图研究所(后改名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)所长。1951年后,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、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、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,并任中国土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国测量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。并任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副主席等职。他是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。30年代初,和曾世英编纂的《中华民国地形挂图》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。论文有《应用中国的兰勃脱正形投影上的方向与距离的改正》、《重力异常与垂线偏差》、《天文重力水准的计算模板》、《顾及扁率一次项的地球表面形状问题》等。著有《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》、《地图投影学》、《固体潮》等。[1]
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
方俊相关书籍封面方俊,字君选。原籍江苏武进,1904年10月26日生于广州市。他出身于教育世家,祖父母早亡。父亲方遥,早年随其叔父到广州办学,创“随官学堂”,自任总监(即校长),兼教数学,广州之有高等学堂乃自斯人始。家学的熏陶,给幼小的方俊以深刻的影响。辛亥革命后,他随父母回到江苏原籍。1912年就读于苏州第一师范附小,之后由于其父在北京任职,随家北上,1919年进北京崇德中学。1923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。毕业后,转读于本科土木工程系。在校期间,方俊勤奋好学,成绩优异,对数学兴趣尤浓。1926年,22岁的方俊由于家境贫困,不得不中途辍学,考入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(1927年改名为华北水利委员会)当练习生。在河北、山东及辽宁等地从事测量工作。一次,他对一份绘图表格不了解,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向测量队工程师求教,不置可否;他转而又去找队长、总工程师。总工程师是一位外国人,他听了方俊的提问,竟咆哮起来说:“你的任务是测量,问这干什么?”这件事激发了年轻的方俊奋发学习。从此,一有空,他一头扎进书本里,工作了4年,坚持自学了4年。这样不但使他获得丰富的测量与制图知识,而且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学识和外语(英语、德语)及数学基础。
1930年,方俊被介绍到由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、翁文灏主持的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,协助进行申报馆地图集的编纂工作。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,尤其是所内有丰富的藏书,大大开阔了他的科学视野。1931年,他翻译出版了第一本译作《投影几何》。方俊的刻苦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受到翁文灏的赏识,由于翁文灏的推荐,1937年,他得到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的奖学金赴德国进修。在当时,这对于没有大学文凭的方俊来说,是一种极其非同寻常的事。方俊就读于德国耶那(Jena)的地震研究所(Anstalt für Erdbebenforschung),这实际上是一所地震学、重力学及地球物理勘探学为主的地球物理所,他师从著名的重力测量学家迈塞尔(Otto Meisser),学习地球重力学,从此奠定了他一生研究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的方向。在德期间,除去在研究所内如饥似渴地吸吮科学知识、收集丰富的科学资料外,他还同时在耶那大学物理系听课,并多次参观访问了著名的蔡斯(Zeiss)光学仪器厂、维也纳天文台等地,获益良多。正当他在奋力挖掘知识宝库时,却由于日寇侵华,机关搬迁,经济来源中断,方俊不得不求助于德中协会。该协会的秘书是纳粹分子,他告之:“继续留下,想得到一笔留学费用,可以,但要填一张表。”方俊怒上心头,大声回答:“要我屈志随人,变节卖国,不可能!”随即拂袖而去。1938年底,他辗转回国到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,在李善邦主持的物探室工作,并在中央大学地理系讲授测量学与地图投影学。1941年被聘到中央大学土木系,讲授大地测量学。1943年出于对蒋介石兼任中央大学(现南京大学)校长的不满,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,然后迁家宜宾,被聘为地理研究所(由前中国庚款委员会建立的一个研究机构)大地测量组副研究员及副主任职位,并兼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。在地理研究所,他利用这个比较安定的环境,开展了他早期的科学研究工作,主要致力于地图投影及地球重力学研究,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,刊登在国际刊物上,还主编我国最早的一份测绘科技期刊《测量》杂志。抗战胜利后,方俊随校迁回上海,1947年接受申报馆委托,继续编制《中国新地图集》,并兼任同济大学教授。
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方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,195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设立大地测量组,方俊被调往南京,任该组组长、研究员。在这期间,他组织了黄河及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天文三角测量工作,为治黄及治淮作出了贡献;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藏科学工作队,赴藏考察,开展了我国的重力摆仪测量试验;创办《测绘通报》刊物,担任主编。1954年到1958年先后3次作为我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苏中测绘会议,访问了苏、捷、匈等国。并翻译出版了“测量仪器学”一书。在此期间,他还参与了我国科技12年规划的制定工作。对方俊来说,最难忘的是当时周总理的接见。那是在北京怀仁堂的酒会上,全国的科技专家荟萃一堂,总理亲切地对他说:“听说你为所提的方案通不过,想不通。现在不是通过了么!”总理的话使方俊受到极大的教育。他欣慰,他报效祖国之心终于找到了土壤。此后,1957年方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58年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为了发展我国的大地测量事业,他的建议变为现实,中国科学院在武汉建立了测量制图研究所,1961年扩建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,方俊任所长(1983年任名誉所长)。在此期间,他又促进了国家测绘局的成立,参与和领导我国50-60年代的重力基本网及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建设,积极开展地球形状与地球重力学的研究,在研究所内,逐步形成一支比较整齐的研究梯队;60年代后,又致力于人造卫星轨道的地球引力摄动研究,为空间科学提供测绘保障;1976年后,转向固体潮及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,为中国的动力大地测量学发展奠定了基础。1956 年起方俊作为我国第一批研究生导师,开始培养研究生。1981年又被批准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,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。他多次参加国内外的社会学术活动,1978-1987年任第五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;1958-1985年任中国测绘学会第二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,1980至1988年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。他多次出国访问,参加过厄特沃斯地球物理讨论会,17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大会,第9届国际地球潮汐科学讨论会,担任过国际地潮常设委员会委员,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。[2]